close

  新浪傳媒訊:據美國“波因特學院”網站報道,去年,筆者做了一件身為一名記者之前從未做過的事:對所有獲獎的新聞報道作品進行通讀。這項工作意義深遠,它使我重新審視了自己作為一個編輯的職責。
  同時,這也是項很艱巨的工程。作為波因特學院(Poynter)首本電子書《2013年獲獎新聞作品背後的秘密》的合作編輯,我知道這本書將只會收錄10篇獲獎作品的作者的訪談。稱這個選擇的過程是項艱巨的工程一點也不誇張。但是我相信我們最終選擇的文章是最具代表性的,都反映了以下事實:儘管新聞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變革危機,但是做有意義的事情的才能、耐心和熱情從未減退。
  現在,我們即將迎來新的賽季,波因特非常關註我們能從2014年入編文章的作者身上學到什麼這一問題。在此,我想談談關於自己從獲獎新聞作品中學到的5件事。
  這其中有些是新的見解;有些便是些老生常談、但又時常被我們忽視的問題。
  1. 團隊協作非常重要。
  現在仍然有很多在談論和傳統媒體、數字媒體相關的話題。但是相信“整體大於各部分總和”這一老話的新聞機構將成為新媒體時代下的贏家。
  《丹佛郵報》上關於科羅拉多州奧羅拉一劇院槍擊事件的封面報道,以及《紐約時報》對華盛頓喀斯喀特山脈雪崩的報道能很好地說明在新聞報道中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在《丹佛郵報》,記者利用在劇院槍擊案現場記者和攝影師發的微博來構架新聞報道。《丹佛郵報》將該爆炸性新聞的即時報道放在網上,之後將此內容刊登在印刷報紙上。此時傳統媒體和數字媒體是協作同步的。
  紐約時報記者約翰·布朗奇(John Branch)的普利策獲獎作品-關於華盛頓州喀斯喀特山脈雪崩的特稿“ Snow Fall ”(雪崩),是記者出色的寫作能力、攝像團隊及攝影師以及網絡人才共同努力合作得出的優秀成果,這是21世紀新聞報道的典型模式。
  2. 局外人不能洞見的地方可能有受害者
  這是調查報告反映出的一般規律。《坦帕灣時報》記者亞歷山德拉(Alexandra Zayas)發現佛羅里達州部分宗教家庭申請宗教豁免權以逃避國家監管這一事件背後的秘密。在其名為“以上帝的名義”( In God’s Name )系列報道中,她寫到有很多孩子受到了暴力虐待。
  在公眾不能洞見的加利福尼亞龐大的法院系統中,兩名新聞記者揭露了法院系統不為人知的內幕,並因此獲獎。
  美國最大的獨立公共電視臺KCET自由撰稿人記者詹尼弗(Jennifer London)和調查報告撰寫人凱倫(Karen Foshay),潛入到了洛杉磯郡立法庭(Dependency Court of Los Angeles County)內部,調查法官是如何判定孩子監護權歸屬問題。
  這家每年要決定2.5萬名孩子命運的法庭即將面臨大規模裁員-之前該法庭從來不讓記者進入。詹尼弗和凱倫名為“法庭災難”( Courting Disaster )的報道顯示,法官平均花費不到10分鐘來決定孩子監護權到底歸父母哪一方。
  3. 即使在數字時代,傳統技能也極為重要。
  揭露阻燃劑危險性的報道“玩火”( Playing with Fire )的作者《芝加哥論壇報》山姆-羅伊(Sam Roe)稱,“在更加關註提高數字能力的新聞時代,我認為強調培養良好的採訪技巧其實更加重要。報道是否受到關註和報道者的採訪技巧有莫大關係”。
  記者瑪麗莎(Marisa Kwiatkowski)十分同意上述觀點。她的名為“處於危險中的孩子”( Children in Peril )的系列報道刊登在《西北印第安納州時報》上,為了完成報道,她必須採訪患有嚴重交流障礙的孩子的家人。
  瑪麗莎稱,“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善於言談,善於與人交流。有時候你在採訪中由於糾纏其它問題會偏離主題,但是我們最終還是要回到主題上。”
  4. 我們必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究竟想報道什麼?”
  親密性是出色新聞稿件必須具備的特質。而親密的建立需要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交流。攝影師亞倫-休伊(Aaron Huey)花費了數年時間來記錄松嶺印地安人保護區的生活,他稱他通過和當地人們打成一片而獲得了信任。“你要問自己究竟想報道什麼而不僅僅是找到報道內容。”
  休伊在國家地理上名為“傷膝河的陰影”( In the Shadow of Wounded Knee )的圖片獲得了同行的認可。休伊的青松嶺系列報道給拉科塔族人提供了一個講述自己故事的機會。
  5. 在微博時代,仍然需要長篇報道和親近性新聞
  微博可以將經過驗證後的事實進行傳播,而新聞報道可以傳達意思。長篇報道-曾經被稱為“敘述性新聞報道”-提供給讀者理解一篇文章深層含義的時間和空間。報道中所提供的背景信息和註解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一些令人費解的東西。
  曾任《紐約客》小說編輯的作家比爾·布福德(Bill Buford)稱:故事可以讓我們遠離喧囂,它們是知識的聚合體,是記憶的根本,有助於我們對生活的理解:個人以及集體生活的開始、過程以及結束。”
  在報道奧羅拉槍擊事件時,《丹佛郵報》通過網絡和社交媒體讓人們看到這一重大新聞。該報刊登了一篇包含嫌犯相關私密信息的長篇報道。
  華爾街日報邁克爾(Michael M. Phillips)憑藉其名為“戰後”的系列故事獲得了厄尼-派爾獎(Ernie Pyle award),這些故事探索美國曠日持久的戰爭所產生的影響,講述了美國士兵及其家人在戰爭中所經受的不幸。
  邁克爾稱親近性新聞無處不在;他們都藏在當日頭條的背後。
  當我們報道親近性新聞時-當我們追求真實的情感而不僅僅是事實的時候-我們的新聞報道變得更加完整、更加準確。(斯年)
 
(編輯:SN0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xcaxu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